慈善史话| 中国慈善发展转型的历史与现实

来源:新浪公益     |          |     发布时间: 2013-10-09     |     [      ]

 

    中国慈善的发展转型从古到今,是一个传承与再造的过程,中国传统慈善在中国传承发展三千年,这个慈善文化的根深深的扎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里面,在这里面有儒家、道家、佛家、明清的时候有一个耶稣会,他们都非常丰富的慈善思想和理念。在中国古代社会里面,总共有4种慈善事业,形成了中国传统慈善发展的历史格局,这个四种格局一是宗族慈善、宗教慈善、社会慈善、政府慈善,宗族慈善出现在最早的,各个宗教在历史上从古到今都坚持下来了,你这个社会慈善出现为最晚,到了明清的时候,一批绅士社会的责任感,到这个时候开始出现和发展,政府慈善可以把它叫做官办慈善,就是来自于民间的善,这个慈善宋代的时候才开始有,但是时有时无,或者是退出或者是贫困,最重要的慈善最不应该存在的是官办慈善。因为在民间的善源,这个会混淆政府和民间的界限,和它的职能区分,所以使慈善的公信力大打折扣,但是历史上从古到今官办慈善却挥之不去,官办慈善也是中国的特色传统,官办慈善之所以挥之不去,因为中国古代的统治者是民本思想把对弱势群体救助看作是政府爱民的表现,这固然体现了一种可贵的责任担当意识,但是另外一方面也充分了反映了政府对于民间防范心地,就是害怕民间通过办慈善来结社,危害政权统治,在这种防范心态的姿态下,政府大概只会允许宗族慈善的兴办,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族是家庭的延伸和扩大,所以自古家国情怀从来就是皇权、族权、政权连在一起。对待宗教慈善不一样,佛教慈善,拥有全国的大量祠堂,救济社会各个方面,这样就引起了政府的猜疑,到宋代的时候,政府只允许家族慈善的存在,宗教慈善收回国有。所以到民情之际,政府之所以又会允许社会慈善事业的兴办,这是为什么呢?我认为政府不得以而为之,因为到这个时候,外国传教士站在中国各个地方,已经办起了慈善,而且扩大,引起了中国的恐惧,所以与其说不能阻止还不允许中国民间也去办,用这种办法让它跟外国传教士办慈善竞争,所以通过这些笼络中国的民心,这样一来政府和民间之间的隔离。

  中国传统社会的慈善是以政府为主导承担的,民间这个慈善只是其辅助和补充的作用,这种主体或者是辅助补充的关系反映了政府对于民间的防范心理,同时还表明,只要政府有能力有一定会主导和主办原本受于慈善,只有当政府无力,民间才会与慈善有空间,传统政府慈善救助的方式是以消极的一种做法,救人的身体,不救人的灵活。

  中国传统慈善是与古代社会的农业经济相适应,到了近代已经不相适应,需要发展转型。受西方新的社会慈善福利观和公益思想的影响,中国人认识到慈善不仅仅是单纯的慈善救济,就是救人的身体,还包括慈善的教育,就是救人的灵魂,就是把你一技之长或者自救,这是近代办慈善主要的目的,同时还包括了发展社会公益事业改良社会环境要全社会的人都能够受益。政府救灾的能力有限,民间社会通过清末的运动,也已经培养了地方的社会实力,资本主义发展有了一定的程度,比如说工商聚集了财富,为民间办慈善准备了物资条件,唤醒了国民民族的意识,把慈善事业与民族救亡相结合,激发了广大的民族参与。所以近代慈善就向民间转型,这个转型的特别的标志就是慈善的民间性,这种民间办慈善的,这种取代了当时缺位或者是不到位的政府承担慈善救助的主体。

  从晚清到民国,由传统慈善向近代慈善发展转型的表现:

  一是各种慈善机构和慈善家群体的出现,改变了过去以民间,以个体宗教家族这种慈善的状况。

  二是这个时期善款的来源更加的广泛。

  三是救助的方式多。

  四是救助的范围和对象更广阔。

  五是慈善的规模不断的扩大,以前是一个县,现在是一个省,比如说江南人跑到北方的救助。

  六是慈善的法规纷纷出台。

  七是慈善的民族性和文化精有浓厚的体现。

  本来中国慈善经过了传统到近代第一次转型,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第二次慈善转型在我们民族里面,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就已经开始,认为它已经发展了七十年,到1949年就应该进行第二次转型,因为时代有些新的因素必须要介入,但是非常遗憾,受这个的影响,这个转型在1949年以后,一是到上个世纪改革开放以后,经过1994到2008年这么十四年的发展,所以我说2008年在中国发展史地位非常的重要,就是出现了全民慈善,我觉得这是转型的一个标志性的起点。以这一年全民慈善作为转型的起点,作为转型的标准有什么理由呢?在这以前有巨大的差别,慈善的组织机构要捐赠的数量上有很大的差别,我在2004年中国公益机构395个,多数是官办,而到2008年全国整个各类基金会一共有1597个,捐赠的总量达到1070个亿,这种态势非常的客观。

  因为这种全民慈善正在一个发展探索之中,各种问题也都出现,所以全民慈善就引来了全民关注,我们这种现象叫做慈善的全民问责,也是这个时候出现了,我需要指出的因为全民慈善造成了全民问责了这么一种现象,才有可能在相当的程度和范围上来推动当代慈善的转型,因为这种全民问责对官办提出了质疑,所以2008年过后不到五年,2011年发生了民间社会对全民问责现象的回应、关注,第一年有这么事件:一是壹基金,落户在深圳,中国出现了一家民间的非公募基金会可以公募;二是中国非公募基金会数量在这一年的6月份超过了公募的;三是河仁慈善基金会成立;四是2011年出现了微公益。其次2012年发生了事件:一是这一年4月,中国红十字会到全国各地调研;二是这一年的5月份民政部起草了《关于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意见》想对这些慈善进行规范;三是将国内相关省份包括江苏、湖南出台了地方慈善专门的条例。

  2013年发生了回应的事件有两件:一是这一年2月《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就是对捐款的现象,以前是12%,现在12%扣了以后可以每年结转,这是一个新的政策的规定。二是王健林、牛根生发起成立了全国慈善联合会成立,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因素成为了助推慈善转型成功非常重要的因素,所以这么一个一些出现我就要提出我们的思考,就是说这个时候我认为是考虑政府和所有慈善组织最关键的深刻,我的观点是政府应该从官办的位置上退下来,变官办为关注,政府怎样关注:一是培养公民慈善意识,营造社会慈善文化发展氛围;二是确定慈善事业携手并进同步发展的战略目标;三是加快慈善事业的立法进程,尽快的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事业法;四是对慈善事业进行合理有效的监管;五是政府要对于非公募基金会在财税政策上应该要条款,这是最有发言权的。

  所谓考验我们慈善组织,慈善组织机构的发展运营应当由正确合理科学的路径选择,我认为这个正确合理的路径选择是什么?应该走民营化、法制化、系统化、专业化的路,所以民营化就是慈善回到民间,由民间去办,民营化的做法在法制的轨道上去做,要坚持两条:一是要实现董事会公司化的运作,搞慈善必须是公司化,民国的慈善都是这样的,公民也可以做慈善;二是一定要实现信息公开化,最主要的是公募基金会,所谓法制化,在法制的轨道上面运行,慈善组织加强联系和交流,这是全国的慈善组织,办慈善一定要有专业人才,特别要有高精尖的专业人才,就是说要社会人人都有慈善理念,都参与慈善活动,那普及化是慈善事业发展必然的趋势和最终的目标。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

  (本文系2013公益慈善战略研讨会上的嘉宾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