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史话| 谈中国公益慈善的历史、现在与未来!

来源:CSR环球网     |          |     发布时间: 2018-06-11     |     [      ]

 

    5月26日下午,由益+学院主办、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中国灵山公益慈善促进中心、社会创新家联合主办的“史与思:中国现当代慈善沿革”公益沙龙在北京举行。著名慈善史研究学者、湖南师范大学慈善公益研究院院长周秋光发表了题为“现代中国社会福祉的建立与发展进程及其演化脉络”的演讲;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社会政策研究中心顾问杨团则从 “社会政策与慈善”的角度做了分享;社会创新家创始人、前《中国慈善家》执行主编宋厚亮担任圆桌讨论环节的主持人,与两位嘉宾共话中国公益慈善的历史、当下与未来。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慈善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美德,中国的慈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从古代慈悲精神和乐善好施,到近代慈善组织萌芽和兴起,再到现当代公益慈善事业的蓬勃发展,中国的公益慈善事业不断成长为发现和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力量之一。

    周秋光老师认为,现代中国社会福祉系由政府与民间合作共建。政府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是其主体和主导;民间社团与个人自发组织参与的慈善事业是其重要补充,它们共同经历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以及进入新时代三个时段。

    就民间慈善事业的发展来看,1949年至1980年,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这一阶段政府对慈善的认知有偏差,一系列社会福利措施由政府包揽,民间慈善事业一度停顿、断层达32年之久。

    改革开放后,慈善事业慢慢复苏,相继有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宋庆龄基金会、南京爱德基金会、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等一批有官方背景的公募基金会组织出现,同时政府也出台了《基金会管理办法》、《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各项慈善公益活动得以开展

    1994年,以中华慈善总会的成立为带动,随着《基金会管理条例》的颁布,全国各省市的官办公募慈善基金会普遍设立,慈善事业开始全面兴起。

    进入21世纪后,国家对慈善事业更加重视,民间社会、慈善界也积极发力、不断创新突破,充分依托现代网络传播技术,慈善事业蓬勃发展。

    2016年《慈善法》颁布实施,它采取“大慈善”的概念,形成慈善与公益共同发展的格局。十九大后,慈善事业面临着历史性的发展机遇,一是精准扶贫赋予慈善组织新的历史使命;二是福利服务增长将促进慈善部门扩张;三是“一带一路”为慈善走出国门提供契机。

    杨团老师结合社会政策的起源分享了西方现代慈善史和当下世界公益的大趋势。19世纪下半叶,英国由于工业革命促进社会结构发生变迁,带来诸如失业和贫困等问题。最早的社会政策发源于解决这些社会问题的实践。尽管各国学者对社会政策的定义并未统一、其理论和实践也各不相同,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本质:探索在社会资源的分配与再分配中,政府、市场、第三部门个起了什么作用。一个社会如何通过选择公共的、私人的或是志愿的机构来满足其公民的需要。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西方社会政策发展史中的慈善,杨团老师为我们提炼勾勒了不同阶段影响慈善事业发展的典型事件:

    19世纪下半叶至二战时期

    1869年,慈善组织协会在伦敦成立,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以协调政府与民间各种慈善组织活动、有效救济贫民为目标的组织。

    1884年,汤恩比馆在伦敦创设,这是世界上第一所社区服务中心,由此带动了19世纪末到20世纪席卷欧美各国的社区改良运动。(这一阶段的历史,开创了以民间组织体系的力量直接面对社会问题的行动目标和行动策略的新时代)

    二战结束至60年代

    英国费边社成立,它重在务实的社会建设,倡导建立互助关怀的社会服务,提出了福利国家的建议。这一阶段是社会福利观的全盛时代,因而非政府的慈善机构和互助组织虽未被取消,但却不可遏制地衰落下去。

    70年代至今

    这一时期,高福利政策陷入困境,欧美国家尝试减少国家干预、加强市场竞争。当市场失灵、政府失灵,人们的视野又重新投向几乎沉寂了半个多世纪的,亦非政府、非营利组织为主体的第三部门,由此非营利部门重新活跃。

    结合世界与中国的慈善事业发展的历史、现状,杨团老师认为无论是世界还是中国的发展格局都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影响与挑战,如科技革新、知识爆炸、全球化、老龄化等等,我们都需要重新思考政府、市场和第三部门之间的关系与责任分界,同时要努力寻求它们之间新的平衡。在这个寻求新的平衡的过程中,慈善即民间公益的主体第三部门可扮演什么角色、发挥什么作用,需要我们在以史为鉴的基础上探求、实践和认知。

    圆桌讨论环节,由社会创新家创始人宋厚亮担任主持人。他认为历史是非常迷人的,因为我们在历史中可以看到很多已经发生过的事实,但当下却无法预知,我们可以从历史中借鉴、吸收精华来指引现在和未来。慈善史的研究与讨论便是如此。他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关乎慈善的“根”:中国现在的公益慈善,到底是从哪里生长出来的?

    周秋光老师认为中国的传统慈善是土生土长出来的,慈善之根扎在传统文化的土壤里。但传统中也有来自域外的佛教慈善文化的汇入。近代除了传统慈善的传承,则有来自西方基督教“博爱”与“人道"慈善观念的汇入,国际红十字会慈善文化的传入与中国传统慈善文化的交汇,促使中国慈善走向近代化,在民国时期完成了第一次转型。任何国家的慈善文化都有自己的渊源和个性特征,但任何国家的慈善文化只要与别的国家的慈善文化交融汇合,便都会相互吸收,你中有我中有你,体现出慈善文化的民族性和时代性。中国慈善发展到现当代,走的是一条中国特色慈善事业发展之路,有自己的特色与创造,现今正处在第二次转型发展之中,是由2008年的全民慈善及其全民问责推动的。

    杨团老师则认为,中国的公益慈善一部分来自传统文化,另一部分来自技术和方法。传统文化包括伦理道德和习俗两方面的内容,杨团老师认为“修身治国平天下”构成伦理道德的一部分,除此之外,她特别强调了中国共产党的传统。党的许多优秀文化、传统指引、鼓舞着一大批人为改革发展、社会服务做贡献。

    第二个问题承接过去与当下,作为第三部门的公益慈善,在儒家文化中能开出现代公益之花吗?现代公益到底是来自传统还是西方?第三个问题关乎未来,尤其是中国的贡献:中国公益慈善发展的历史,尤其是现当代的发展,能给中国的未来甚至是世界贡献出什么?周秋光、杨团老师分别从各自研究与实践的角度做了分享,内容非常丰富、精彩,关于此环节的细节我们将另选篇幅分享给大家。

   (转载自CSR环球网)